臺南市學甲國小104學年度促進學生健康體位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本校104學年度健康促進實施計畫。
二、背景分析:
(一) 體重控制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從減少能量攝取和增加能量消耗著手,兩者雙管齊下才會有所成效。應用於校園中的體重控制計畫,因涉及學生權益,大都採較為緩和無害的方式進行,從文獻整理中大致發現有下述幾種方式:
1.營養教育或飲食控制:
Koszewski(1988)所作研究發現,營養知識和攝食行為有顯著相關存在。
2.運動訓練配合行為改變治療:
Patti(1989)以79位肥胖學生進行研究,發現高強度運動訓練組並未比低強度運動組減肥較多,而減肥效果的持續有賴行為改變治療的配合才能有較佳的效果出現。
3.飲食控制配合行為改變:
Viegener(1989)所作實驗發現,以行為改變配合低能量飲食控制(800~1500kcal)比單純行為改變組可以得到較為持久的效果,且此兩組體重下降比例亦有顯著差異,行為改變配合低能量飲食控制組體重下降的比例遠大於單純行為改變組。
從上述文獻整理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應用於校園中的體重控制計劃,不外乎運動、飲食控制、營養教育和行為改變幾種方法,且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只要實施得當都會有效果顯現。
(二)因家庭結構的改變,家長工作繁忙,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的學童比例偏高,學童之健康生活最是值得關切,本校學生共559人,經健康中心學生重高指數調查結果:96年9月正常體位者比率為63.39﹪。由此數據得知學生健康體能問題實在需要受到重視並加以改善,而且由於人的一生中,有三個時期:(1)胎兒期(2)兒童期(3)青春期 ,體脂肪細胞的數量或體積都會增加,是造成肥胖的關鍵時期。 在這三個時期中若是體重、體脂肪過於快速增加將導致日後減重不易、且十分容易造成減重後又再度復胖的情形,因此在國中時期若無法養成正確的飲食、營養觀念及規律運動之習慣,將對日後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體位不良人數比例相當高,有鑑於青少年的體位和體能是成年的基礎,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三、目的:
(一)為自己健康把關、培養學生喜愛運動之習慣及鍛鍊強健體魄。
(二)增加學生身體活動時間、增強體適能以符合健康體位。
(三)提升學童正常體位比率至65%以上之目標。
四、參加對象:全校師生〈含教職員工〉。
五、實施時間:104學年度每日早自修時間、課間時間、健康與體育課及午餐時間。六、實施方法:
(一) 建置專門個案輔導機制。
1. 測量學生身高、體重,計算其身體質量指數,篩選體重過重、超重及過輕個案。
2. 建立肥胖個案及過輕個案管理專案,實施飲食狀況、身體活動情形之前測、後測等調查。
3. 實施運動以及飲食指導,培養運動習慣及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 加強學生健康體型意識之宣導。
(三) 以推行均衡飲食及營養教育為主要議題,設計相關主題活動,增進學童營養知識、態度及行為。
(四) 鼓勵學童運動時間與量度,來增進學童體能;建議每日運動30分鐘以上。
(五) 配合現有教育、聯絡簿、親師座談等機制,提醒學生落實運動生活。
(六) 辦理社區與學校親子運動系列活動,推動健康飲食環境,建構健康的社區。
七、活動內容:
(一)活動方式:個人或各班或全校。
(二)項目:暖身操、慢跑、散步、舞蹈、球類運動(籃球、足球、排球、棒球、羽毛球……)、扯鈴、跳繩……。
(三)於校園適切場所公布教育部體適能網站所列建議處方,提供師生各項訓練方式(肌力訓練、肌耐力訓練、心肺耐力訓練、柔軟度訓練)。
(四)營養教育宣導課程。
八、實施期程:
項目 |
計畫項目 |
實施期程 |
備註 |
1 |
成立體位管制工作小組 |
開學前 |
|
2 |
擬定實施計畫 |
開學前 |
|
3 |
定期體位檢查 |
全年度 |
|
4 |
通知檢查結果異常之學生家長 |
檢查後一星期內 |
|
5 |
建置異常體位管理專案 |
上學期 |
|
6 |
推動健康飲食宣導活動 |
全年度 |
|
7 |
定期查核學校午餐供餐情形 |
全年度 |
|
8 |
創新健康飲食教育活動 |
全年度 |
|
9 |
營造學生健康體位環境 |
全年度 |
|
10 |
營造學生健康體型意識價值觀 |
全年度 |
|
11 |
統計及陳報檢查結果 |
下學期開學後一星期內 |
|
12 |
結合社區推動健康體位活動 |
全年度 |
|
13 |
成果檢討暨獎勵 |
下學期學期結束前一個月 |
|
九、預期成效:
(一)增強體適能,符合健康體位。
(二)提升符合健康體位之學生比率達65%以上。
(三)提升學生規律運動比率達80%以上。
十、本辦法經陳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